豫川书院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停顿了一下,张膀又说道:“兵爷养马,俺们老百姓家里,养牛更合适。听说这玉米秸杆就是好饲料,牛羊都能吃。”

牛是耕地的好手,比马更有效率。而且,牛能粗饲,马则比较娇贵。

老百姓嘛,考虑的是经济适用,耕种生活,牛当然是最好的。

“马还能拉车呢!”士兵对马匹似乎有着偏爱,说道;“将来拉个货、赶个脚,也是个不错的营生。”

张膀的眼睛一亮,也觉得是个好主意。可他转而苦笑起来,买马太遥远,现在刚能吃饱而已。

在离着不远的一块田地上,地已经犁完,淑珍和韩山童一个刨坑,一个撒种踩实,配合得还挺默契。

作为军属,自然得到了各种优待,分到的地又近又好,先给犁耕,连房子也分得更好一些。

小丫头蹦蹦跳跳地跟在后面,手里拿着个饼子,不时咬上一口,发出咯咯的欢笑声。

“听帮咱们犁地的兵爷说,建虏越来越怂了,这回被打死了好几千,看他们还敢来?”韩山童很是兴奋地讲着,“这金州算是稳了,让人住得安心。”

淑珍笑了笑,尽管不爱听这打打杀杀的事情,但说到安心,还真是有这样的感觉。

从建虏暴虐的统治下逃出来,一路上九死一生,再到岛上不致冻饿而死。现在,这陆地上广阔的田地,建好的村子,更大的房子,什么都在越变越好。

“韩大哥不知什么时候回来?”淑珍直起腰,显出些关怀,问道:“仗不是打过完了吗?以前每次都会放假的吧?”

韩山童说道:“这次不一样,因为是在陆地上,不比海岛,建虏过不了海。好几万人马都在修工事,把金州牢牢地守住,至少得一个月才能修好。”

淑珍是个妇道人家,与前来帮助犁地春耕的士兵也没有太多交流。韩山童则不同,韩仲又是军官,士兵自然不能嫌他烦,他知道得也就很多。

淑珍点了点头,说道:“那咱们就抓紧时间,把地种好,把房子院子收拾利整,别让韩大哥回来还是受累忙活。”

韩山童笑着说道:“这些活儿俺干就成,还能找村长派人帮忙,咱们是军属嘛!”

军属啊,优待的政策可真好。淑珍心中羡慕,也感激,她可是沾了韩家父子的光。

只不过,这事儿总要有个说法吧,不能一直这么糊里糊涂地混下去。

韩山童抢过淑珍手上的篮子,催促道:“俺一个人先干着,珍姨你回家做饭吧,都有些饿了。”

淑珍被打断了思路,抬头看了看日光,也不争抢,嘱咐韩山童一会儿就回家吃饭,才招呼着小丫头,顺着田垄往不远处的村子走去。

路上,有村人和淑珍打着招呼,都忙忙碌碌、匆匆而过。

刚刚安置下来,有太多的活儿要做。田里的,家里的,忙起来都不得闲。

但在忙碌和劳累中,又都是寄托了希望,要在这新的家乡把日子过得更好。

陆地不比海岛,在海岛上再怎么也象逃难后的暂时过活。而现在,有了自己的房子,有了自家的田地,就要有个长远的念头。

自己在村人眼中已经成了韩家人啦?!

在村人有意无意的话语中,淑珍脸有些发热,却也不好辩白,加快了脚步,赶回家中。

两间房,一个杂物棚,院子简单地围起来,地上的杂草还没来得及除掉。

淑珍抱了柴,在灶间生起火,淘米做饭。现在还是配给制,迁来的百姓按人头发放粮食、食盐等必需品。

作为军属,能额外多得些粮食,还有咸鱼干。在吃的方面有差别,但却至少保证都能吃饱。

再过几天,应该可以去挖些野菜吃。

淑珍等着锅烧开,站在门边随意打量着,突然发现院中的地上出现了一点绿色,那是萌发的野草。

把杂草除了,在院子里也能种些小菜,吃起来方便。

淑珍盘算着,憧憬着,暖暖的阳光晒着,她有了轻松和惬意的感觉。这里就是家了,希望永远都是。

………………..

回到旅顺堡刚刚一天,毛文龙就感到了工作的繁琐。此时,他刚放下文件,摘下眼镜,揉着有些酸痛的眼睛,对着进来的陈继盛连连苦笑。

陈继盛呵呵笑着,说道:“工作就交给下面人去做,您不必这么劳神。”

毛文龙摆了摆手,说道:“本帅倒是想享清闲,可这春耕是重中之重,移民安置也疏忽不得。主要还是政务上的人手太少,以前也没这么细致地经营过。”

除了移民耕种,还有军屯。现在能种多少田地,关系到秋天的收获,关系到东江镇军民的吃食。说是重中之重,并不为过。

一船一船的百姓离岛登岸,一船一船的家什物资运抵港口,就要以最快的时间安排好,让百姓能尽快地投入到安家耕种之中。

毛文龙说得没错,关键是政务官员太少,以前都是粗放式管理,郭大靖制定的计划却是相当细致周到,就要付出更大的精力。

陈继盛也累得够呛,他坐镇金州,更想搞得好好的。每天不是盯着田地耕种的进度,就是调派军队人手,帮着安置移民。

“要不,把大靖召回来?”陈继盛试探着建议道:“他作的规划,应该能够更熟练。”

毛文龙摇头,说道:“南关防线不能马虎,留他在那儿,本帅才放心。”

陈继盛坐了下来,说道:“总体上来看,还是能够令人满意的。大帅也不必强求尽善尽美,几百万亩田地,已经大大超过了预期。”

计划中第一批移民的总数是六万多,皮岛、云从除了少数军队眷属,几乎全部迁来金州;各岛也多是按照本岛的耕地数量,留置百姓。

再加上近两万的驻守军队,耕种将近千万亩的田地,确实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当然,只是开垦耕种和秋天收割时比较繁重,平常的田间管理,就要轻松很多。

尽管繁琐又费神耗力,可想到秋天千万亩的收获,毛文龙就感到振奋。如果风调雨顺的话,按照平均产量来估算,东江镇军民自给自足也大有希望。

要知道,毛文龙册报朝廷是十五万军民。实际上,从东江开镇以来,接纳转运的逃难辽民总共不下百万。

因为海岛承载有限,很多辽民都前往了内地,其中山东和北直隶最多。

比如天启三年,太仆寺卿兼河南道御史董应举,经理天津至山海关屯田事务时,一年时间内便安置东北流民1.3万户。

即便如此,不断有剃头辽人从建虏统治区逃出,东江镇军民现在也有二十多万人口。

喜欢逆天换明请大家收藏:(www.yuchuanshuyuan.com)逆天换明豫川书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豫川书院推荐阅读: 步步生莲改造人生从影视剧开始贞观有新人神话版三国三国从救徐州百姓开始抗战之铁血佣兵大明完美暴君三国之巅峰召唤大燕公子三国:开局镇守国门十年唐朝小白领星云战强汉富商大唐:贞观第一败家子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崇祯十五年小阁老特种兵之无敌战神全能后勤兵五代十国往事红楼蓉大爷苍天圣道侯爷成长计划穿越民国之也很精彩我有一个特种兵系统从八百开始崛起斫宋崇祯八年三国之生化狂人三国之扬帆起航三国:我的岳父是吕布南明汹涌乘龙佳婿最强上门姑爷大唐:贞观第一狂人帝国隐相楚汉争鼎日月永在大明第一太子三国之龙图天下绝对荣誉我家大小乔大唐享受人生系统大明第一神将我是崇祯帝周瑜之笑傲三国从士兵突击开始的特种战神大汉废帝我为王刑徒
豫川书院搜藏榜: 三国:开局融合了李存孝唐末战图明王天下重生唐朝当赘婿权宋天下大唐声望系统乱三国之苟怂大帝我的帝国无双乱世晋朝山河梦之中原之殇明朝航海王特种兵之王大唐唯一的剑仙特种兵王隋唐大猛士三国:开局做了曹操儿子武哲录从亮剑开始的不合理登上皇位的我很慌啊!扶明录我姐姐实在太宠我了大明鸿图开元情诗与剑榜大秦之帝国再起改造人生从影视剧开始汉祚龙兴三国之赤帝大宋风华纵横民国特种兵王的战国之旅复国重生之民国岁月从亮剑开始当老师我们的1654大宋之刘备穿越成了宋高宗视频通古今:开局盘点十大帝王大宋之寒门枭雄执掌武唐原始人之我是神棍明末第一土匪大魏宫廷秦时小说家骗了康熙三国狼烟行少年之烽火岁月三国的女人三国之铁骑南下唐朝败家子南北朝之征伐天下征服之全面战争我在北宋扬名
豫川书院最新小说: 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我真的没想当皇帝啊奋斗在新明朝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李想的北宋重生农门骄明末资本家奉天承运大宋极品国师远征军之溃兵兄弟三国之天下霸业江山如此多骄盗宋血帅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猎日神刀抗日之精英特战队吕氏皇朝超级大独裁者大周权相边戎横扫三国的东方铁骑铁血骠骑大唐全才宋起波斯湾极品皇帝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杀手特种兵抗日之兵王纵横开国功贼特种兵王少年之烽火岁月重生南北灭隋唐重生之王爷的奋斗逐鹿武田家的明国武士国之大贼明贼唯我独裁抗战之杀手传奇残唐再起三国兵锋大隋帝国风云一世吉祥横行海魂史上最牛驸马爷合纵连横将明回明